DB35∕T 2192-2024 河湖智慧监管体系构建导则(福建省)

ID

701A5C80763845E688B735717BB02085

文件大小(MB)

0.28

页数:

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13.020.99,CCS Z 04 35,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2192—2024,河湖智慧监管 体系构建导则,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supervision system for rivers and lakes,2024 - 07 - 03 发布 2024 - 10 - 03 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5/T 2192—2024,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体要求 2,5 监管体系框架 .2,6 基础应用系统 .3,7 应用支撑系统 .3,8 集成应用平台 .4,9 配套设施设备 .5,10 运行保障系统 5,11 智慧监管应用 6,附录A(资料性) 河湖信息 7,参考文献 9,DB35/T 2192—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建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莆田市水利局、福建省水利厅、莆田市河务管理中心、福建省水资源与河务管理,中心、河海大学、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莆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莆田市河长制办公室、仙游县河长制,办公室、荔城区河长制办公室、城厢区河长制办公室、涵江区河长制办公室、秀屿区河长制办公室、福,建省标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国富、蔡开国、谢光球、郑金海、廖立伟、鞠茂森、梁静、黄德元、李汞、,陈吉明、丘轲昌、陈嘉、陈燊燊、张晓、王山东、夏继红、吴宸晖、许敬诚、吴太夏、黄璟勝(中国台,湾)、郑何敏、吴佩玲、许妩觃、黄群彬、陈顺妹、胡凯、余晓彬、蔡晴怡、周治宇、吴振凯、吴龚莉、,林聪贵、朱乾德、顾文杰、兰祥辉,DB35/T 2192—2024,1,河湖智慧监管体系构建导则,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河湖智慧监管体系框架、基础应用系统、应用支撑系统、集成应用平台、配套设施设,备、运行保障系统和智慧监管应用,本文件适用于河湖智慧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实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278 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31506 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网站系统安全指南,GB/T 35282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技术规范,GB/T 38664(所有部分)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政务数据开放共享,GB/T 38667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数据分类指南,GB/T 38672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接口基本要求,GB/T 38676 信息技术 大数据 存储与处理系统功能测试要求,GB/T 40767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基本要求,GB/T 41818 信息技术 大数据 面向分析的数据存储与检索技术要求,GB/T 42583 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网络安全监测平台技术规范,CH/Z 901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HJ 718 环境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框架技术规范,HJ 915 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SL/Z 351 水利基础数字地图产品模式,SL 380 水资源监控管理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SL 604 水利数据中心管理规程,SL/T 793 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DB35/T 1957 河湖长制工作管理规范,DB35/T 2096 河湖(库)健康评价规范,DB35/T 2164 河湖巡查与问题处置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河湖智慧监管体系 intelligent supervision system for rivers and lakes,DB35/T 2192—2024,2,采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AI)、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感知,对河湖进行全面、实时、动态的监管,旨在提高河湖管理水平和效率的一套技术手段和管理,系统,湿地 wetland,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间歇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域,[来源:GB/T 24708—2009,2.1],滩涂 shoaly land,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注: 包括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4 总体要求,围绕河长制工作“六大任务”和“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三条主线,融合应用大数据、,物联网、AI、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一张蓝图管河、一条轨迹管人、一个标准管事”的河,湖智慧监管目标,按照DB35/T 1957 的规定,结合智慧水利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等,构建河湖智慧监管体系,构建河湖智慧监管体系时,应综合考虑先进性、安全性、可操作性,5 监管体系框架,河湖智慧监管体系包括基础应用系统、应用支撑系统、集成应用平台、配套设施设备、运行保障系,统和智慧监管应用,具体框架见图1,集成应用平台,应用支撑系统,基础应用系统,运,行,保,障,系,统,配,套,设,施,设,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地理信息算法模型,……

……